实施整体变更控制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是审查所有变更请求、批准变更,管理对可交付成果、项目文件和项目管理计划的变更,并对变更处理结果进行沟通的过程。
本过程审查对项目文件、可交付成果或项目管理计划的所有变更请求,并决定对变更请求的处置方案。
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对项目中已记录在案的变更做综合评审。如果不考虑变更对整体项目目标或计划的影响就开展变更,往往会加剧整体项目风险。
本过程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贯穿项目始终,项目经理对此承担最终责任。
变更请求可能影响项目范围、产品范围以及任一项目管理计划组件或任一项目文件。
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任何时间,参与项目的任何相关方都可以提出变更请求。
变更控制的实施程度,取决于项目所在应用领域、项目复杂程度、合同要求,以及项目所处的背景与环境。
在基准确定之前,变更无需正式受控于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一旦确定了项目基准,就必须通过本过程来处理变更请求。
依照常规,每个项目的配置管理计划应规定哪些项目工件受控于配置控制程序。
对配置要素的任何变更都应该提出变更请求,并经过正式控制。

尽管也可以口头提出,但所有变更请求都必须以书面形式记录,并纳入变更管理和(或)配置管理系统中。
在批准变更之前,可能需要了解变更对进度的影响和对成本的影响。在变更请求可能影响任一项目基准的情况下,都需要开展正式的整体变更控制过程。
每项记录在案的变更请求都必须由一位责任人批准、推迟或否决,这个责任人通常是项目发起人或项目经理。
应该在项目管理计划或组织程序中指定这位责任人,必要时,应该由变更控制委员会(CCB)来开展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
CCB 是一个正式组成的团体,负责审查、评价、批准、推迟或否决项目变更,以及记录和传达变更处理决定。

变更请求得到批准后,可能需要新编(或修订)成本估算、活动排序、进度日期、资源需求和(或)风险应对方案分析,这些变更可能要求调整项目管理计划和其他项目文件。
某些特定的变更请求,在 CCB 批准之后,可能还需要得到客户或发起人的批准,除非他们本身就是 CCB 的成员。

工作绩效信息

在工作执行过程中收集工作绩效数据,再交由控制过程做进一步分析。
将工作绩效数据与项目管理计划组件、项目文件和其他项目变量比较之后生成工作绩效信息。
通过这种比较可以了解项目的执行情况。

在项目开始时,就在项目管理计划中规定关于范围、进度、预算和质量的具体工作绩效测量指标。
项目期间通过控制过程收集绩效数据,与计划和其他变量比较,为工作绩效提供背景。

例如,关于成本的工作绩效数据可能包含已支出的资金,但必须与预算、已执行的工作、用于完成工作的资源以及资金使用计划比较之后才能有用。
这些附加信息为确定项目是否符合预算或是否存在偏差提供了相应的情境;还有助于了解偏差的严重程度。
通过与项目管理计划中的偏差临界值进行比较,就可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预防或纠正措施。
对工作绩效数据和附加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

工作绩效报告

工作绩效信息可以用实体或电子形式加以合并、记录和分发。
基于工作绩效信息,以实体或电子形式编制工作绩效报告,以制定决策、采取行动或引起关注。
根据项目沟通管理计划,通过沟通过程向项目相关方发送工作绩效报告。

工作绩效报告的示例包括**$\color{red}{状态报告}$$\color{red}{进展报告}$**。
工作绩效报告可以包含挣值图表和信息、趋势线和预测、储备燃尽图、缺陷直方图、合同绩效信息和风险情况概述。
可以表现为有助于引起关注、制定决策和采取行动的仪表指示图、热点报告、信号灯图或其他形式。

数据分析

可用于本过程的数据分析技术包括(但不限于):

  • 备选方案分析。备选方案分析用于在出现偏差时选择要执行的纠正措施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组合。
  • 成本效益分析。见 8.1.2.3 节。成本效益分析有助于在项目出现偏差时确定最节约成本的纠正措施。
  • 挣值分析。见 7.4.2.2 节。挣值分析对范围、进度和成本绩效进行了综合分析。
  • 根本原因分析。见 8.2.2.2 节。根本原因分析关注识别问题的主要原因,它可用于识别出现偏差的原因以及项目经理为达成项目目标应重点关注的领域。
  • 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根据以往结果预测未来绩效,它可以预测项目的进度延误,提前让项目经理意识到,按照既定趋势发展,后期进度可能出现的问题。应该在- 足够早的项目时间进行趋势分析,使项目团队有时间分析和纠正任何异常。可以根据趋势分析的结果,提出必要的预防措施建议。
  • 偏差分析。偏差分析审查目标绩效与实际绩效之间的差异(或偏差),可涉及持续时间估算、成本估算、资源使用、资源费率、技术绩效和其他测量指标。

可以在每个知识领域,针对特定变量,开展偏差分析。在监控项目工作过程中,通过偏差分析对成本、时间、技术和资源偏差进行综合分析,以了解项目的总体偏差情况。这样就便于采取合适的预防或纠正措施。

监控项目工作

控项目工作是跟踪、审查和报告整体项目进展,以实现项目管理计划中确定的绩效目标的过程。
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让相关方了解项目的当前状态并认可为处理绩效问题而采取的行动,以及通过成本和进度预测,让相关方了解未来项目状态。
本过程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监督是贯穿于整个项目的项目管理活动之一,包括收集、测量和分析测量结果,以及预测趋势,以便推动过程改进。
持续的监督使项目管理团队能洞察项目的健康状况,并识别须特别关注的任何方面。
控制包括制定纠正或预防措施或重新规划,并跟踪行动计划的实施过程,以确保它们能有效解决问题。
监控项目工作过程关注:

  • 把项目的实际绩效与项目管理计划进行比较;
  • 定期评估项目绩效,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并推荐必要的措施;
  • 检查单个项目风险的状态;
  • 在整个项目期间,维护一个准确且及时更新的信息库,以反映项目产品及相关文件的情况;
  • 为状态报告、进展测量和预测提供信息;
  • 做出预测,以更新当前的成本与进度信息;
  • 监督已批准变更的实施情况;
  • 如果项目是项目集的一部分,还应向项目集管理层报告项目进展和状态;
  • 确保项目与商业需求保持一致。

监督沟通

监督沟通是确保满足项目及其相关方的信息需求的过程。

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按沟通管理计划和相关方参与计划的要求优化信息传递流程。

本过程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通过监督沟通过程,来确定规划的沟通工件和沟通活动是否如预期提高或保持了相关方对项目可交付成果与预计结果的支持力度。

项目沟通的影响和结果应该接受认真的评估和监督,以确保在正确的时间,通过正确的渠道,将正确的内容(发送方和接收方对其理解一致)传递给正确的受众。

监督沟通可能需要采取各种方法,例如,

  • 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

  • 整理经验教训、

  • 开展团队观察、

  • 审查问题日志中的数据,

  • 或评估相关方参与度评估矩阵(见 13.2.2.5 节)中的变更。

监督沟通过程可能触发规划沟通管理和(或)管理沟通过程的迭代,以便修改沟通计划并开展额外的沟通活动,来提升沟通的效果。

这种迭代体现了项目沟通管理各过程的持续性质。

问题、关键绩效指标、风险或冲突,都可能立即触发重新开展这些过程。

监督相关方参与

监督相关方参与是监督项目相关方关系,并通过修订参与策略和计划来引导相关方合理参与项目的过程。
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随着项目进展和环境变化,维持或提升相关方参与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本过程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控制范围

控制范围是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基准变更的过程。

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对范围基准的维护,且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控制项目范围确保所有变更请求、推荐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都通过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见 4.6 节)进行处理。

在变更实际发生时,也要采用控制范围过程来管理这些变更。

控制范围过程应该与其他控制过程协调开展。

未经控制的产品或项目范围的扩大(未对时间、成本和资源做相应调整)被称为范围蔓延。

变更不可避免,因此在每个项目上,都必须强制实施某种形式的变更控制。

确认范围

确认范围是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

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使验收过程具有客观性;同时通过确认每个可交付成果,来提高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获得验收的可能性。

本过程应根据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定期开展。

由客户或发起人审查从控制质量过程输出的核实的可交付成果,确认这些可交付成果已经圆满完成并通过正式验收。

本过程对可交付成果的确认和最终验收,需要依据:

从项目范围管理知识领域的各规划过程获得的输出(如需求文件或范围基准),以及从其他知识领域的各执行过程获得的工作绩效数据。

确认范围过程与控制质量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关注可交付成果的验收,而后者关注可交付成果的正确性及是否满足质量要求。

控制质量过程通常先于确认范围过程,但二者也可同时进行。

验收的可交付成果

符合验收标准的可交付成果应该由客户或发起人正式签字批准。
应该从客户或发起人那里获得正式文件,证明相关方对项目可交付成果的正式验收。
这些文件将提交给结束项目或阶段过程(见 4.7 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