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权游

小恶魔、小指头、小玫瑰、小剥皮、二丫、三傻、龙母、火吻、弑君者、色后、灰虫子、猫姨、肉山、猎狗、红袍女、核桃大帝、乔大帝、托曼大帝、阿多(瓦德)、臭佬、巨人克星、大美人、闪电大王……,这部拥有超多绰号的美剧《权利的游戏》终于迎来了它的终结。
我就不对剧中喜欢的角色来做分析和讨论了,我就对冰与火之歌改编成权游这件事情做一点自己的分享。
2DB(权游的编剧)在阅读了《冰与火之歌》这个伟大的史诗魔幻巨作之后,看重了其中的无限商机,就找到还年轻的乔治马丁老爷子说想把书拍成电视剧,马丁老爷子就问他们”琼恩·雪诺”的母亲是谁,这两个被吐槽脱离原著加持,便毫无创作力可言的两编剧还真答出来了,最终确定了拍成电视剧的想法,并经过优秀的特效团队的后期,以及演员的精湛表演,才给我们奉献上了高清无码的大片(Ice And Fire又译Fxxk and Kill)。试想若是他们答不出来,就不会让剧迷们看到这么让人无奈的第八季了。
为什么第八季这么让人不满意?因为《冰与火之歌》这本书还停留在琼恩·雪诺被捅了四刀那一段。之后剧情中的故事全部由2DB两个编剧基于已有故事情节进行人物的重构以及剧情的再创作。
那为什么《冰与火之歌》最后两卷《凛冽的寒风》和《春晓的梦想》这么难产?马丁老爷子曾说过:

“这几年我一直在努力去写,《凛冽的寒风》虽然只是小说中的第六卷,但是比一部小说还难些,简直是好多部小说,每一部都有一个主人公视角,还相应搭配着互不相同的一整套的队友、敌人、盟友、支持者,而所有这些又互相关联,关系交织在一起成了一张特别复杂的关系网络,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写到现在这个程度, 还要继续往下写就非常具有挑战性了。相对而言,外传《血火同源》就显得很容易写,并不是简单,这本书也花了我几年才完成,但是相对得心应手。”

换个软件行业的角度来讲,这不就是一个写了20多年的高度耦合的软件系统越来越难以维护了么?剧迷们看到波德瑞克和詹德利都分不清,更何况剧中牵扯不清的人物关系,一个人是哥哥,又是儿子他爸。一会是阿莲.石东,一会是三傻。要从各个POV视角中厘清各个人物关系以及地图背景需要对原著通读好几遍然后才行。书中可以突然某一段冒出一个珍妮.普尔(局部变量)作为珊莎的侍女嫁个小剥皮,而电视剧不能这么拍,人物的出场必须得有一些前因后果。所以剧情会根据演员的情况,以及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做一些相应的调整,权力的游戏本身就很黄暴,而书更加黄暴,所以猫姨死后在水里泡了三天三夜被闪电大王复活的情节基本上从电视视觉上一开始就注定被人看不到了。既然电视剧是对书的二次创作,所以就根本不可能完完整整对书进行重现。
因为最终还有原著的编剧的加持,所以对前五季整个剧情的走向并不会太偏。后面随着两个编剧(策划)对整个系统的进度的把控严重失误,强行dispose多恩线和高庭线,导致这个电视剧像被人咀嚼过一遍的甘蔗,全是渣。
两个编剧在面对庞大的演员阵容,高昂的演出费用和特效费用,在原有系统停滞不前,孤立无援地情况下,只好自作主张拿起笔杆,自己来写,结果导致了大量剧迷对第八季的强烈不满。像是一个优秀的系统在两个完全外行的人手里瞎折腾一番之后变成了一个烂尾作品。而这两个编剧就像是耗费2个多亿,耗时2年多,连一个可用的网站或者APP都没有交付出来的某某某咨询公司。
其实第八季不让人那么满意的原因并不能仅仅责怪那两个编剧,如果能预见马丁老爷子写书慢,多做一些风险控制,在马丁老爷子不务正业正传都没有写完去写前传的时候多跟马丁老爷子做一些整个人物框架的构建,多做一些人物分析,少做一些out of memory 或者Out Of Character的剧情,也许整个剧集就不至于崩坏得这么一塌糊涂。
开篇时,我就提到我不想讨论剧情,写到这里还是讨论一下夜王的死法。其实我挺认可这种表现形式的,就像是二战纪录片诺曼底登陆那一段,一个年轻人拿着枪在岸边冲,结果一下子就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了。抑或是电影“死于明日”和“天劫余生”里面表现的死亡形式一样,死亡就像是抽烟喝酒一样平常,如果夜王不被艾丽娅·史塔克的匕首捅死,难道非得被托尼·史塔克的响指带走才合理么?难道布兰突然站起来说,我是“逆闪”然后用“震波”解决掉夜王?剧中就凡人皆有一血的二丫是最终解决夜王的人做了居多铺垫,比如二丫和大美人对打那一段。在此不赘述。也不再吐槽两编剧在第八季第三集展示出来的军事才能了。
闲谈一下生活中的事情,像两个编剧没有原著加持这种釜底抽薪的事情也不少见,比如高通及其他美国的芯片供应商不再向华为供货,但是任正非们在几年前就意识到要做自己的核心处理器芯片,这种强烈的危机意识才不至于成为殃及池鱼中的那条鱼。就是别人的产品我可以借鉴,但是一定得弄到其原理,才不会受制于人,才可以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己不强大,可依赖的对象失去了的时候那就是苦日子到来的时候了。